今年,是西藏藏医药大学建校35周年,也是措如·才郎大师逝世20周年。措如·才郎大师倾注毕生精力为藏医药学的传承、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在这特殊的日子,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忆藏医药高等教育的开拓者、建设者和见证者,集渊博的学识、高尚的医德、精湛的医术、卓著的贡献于一身,被喻为“智者大师 民族医圣”的著名藏学家、佛学家、藏医药学家。
跬步千里求学精进
1928年,措如·才郎出生于横断山脉千年冰山脚下,金沙江畔的西藏昌都江达县一个小山村,自幼天资聪慧,博闻强记。7岁那年,父母把措如·才郎送进了措如寺(那时的西藏,唯一可以识字的地方便是寺庙)开始清苦的学习生活。13岁时,经过刻苦学习藏语文、佛经以及简单的藏医药知识等,深受寺庙一位喇嘛老藏医的关爱,收下了这位极具天赋的少年,决心把自己毕生的藏医药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。
西藏和平解放前,西藏各族群众处于水深火热当中,基本生活无从保障,平均年龄仅35岁左右,很多平民百姓因疾病过早便失去了生命。措如·才郎大师素有悲天悯人之心,各族同胞的疾痛他看在眼里、疼在心里。他暗自发下宏愿,要以医治患者为己任,以弘扬藏医药为目标,立志成为宇妥·云丹贡布那样的医学大家。在众多圣贤名师的谆谆教诲下,措如·才郎刻苦学习、认真钻研,打下了坚实的藏医药理论根基。为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,他遍访名山古寺,四处拜师学医,先后到四川甘孜、西藏林芝、拉萨、山南、日喀则、那曲以及临近的锡金、尼泊尔等地游学,拜师学艺,积累知识。经过多年的游历,他系统学习《四部医典》及相关的藏医药知识,并借机从事临床医疗、藏药研制等实践操作,特别师从老藏医达琼·次仁曲培学习了“水银洗炼佐台法”的全流程制作,为后来自主研制开发精贵藏药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28岁那年,措如·才郎回到家乡开始问诊桑梓、治病救人,同时还兴办小规模的培训班,拉开藏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的序幕。
筚路蓝缕 杏林春暖
西藏和平解放初期,各地医疗卫生条件都非常差,当时措如·才郎所在的偏远的林芝地区波密县亦是如此,疾病患者诊治极其不易,重病患者必须前往几百公里以外的拉萨或昌都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大师与其他几位医生着手创办了波密劳改队藏医院。建院初期,医院仅有几间破败的小木屋和自制桌椅,最基本的常用藏药品都无从落实。面对困境,医生们秉承了“天人合一”的藏医理念,把目光投向了浩瀚而博大的森林深处。藏医人深知,西藏波密一带,盛产贝母、天麻、红景天、党参、雪莲花、灵芝等名贵药材,林下草茎药材尤其丰富,是一座天然的药材宝库。为彻底解决医院药品短缺问题,措如·才郎决定自己采挖、制作藏药。历经千难万险,他带领大家爬雪岭、攀绝壁、进深山、钻密林,风餐露宿、不畏艰险,把采集到的绿绒蒿、乌奴龙胆、山龙藤、云雾草、雪化石、马兰花、藏腰子、雪莲花、猪头石等及时运回医院,经过缜密炮制工艺处理,制成饮片,以备配药所需。与此同时,他还手把手向年轻人传授药材性能知识和采挖药材、研制藏药的技能经验。
藏药材的祛毒、分拣、火炼等炮制工艺及其复杂,要根据病人身体和病情制作成汤剂、散剂、丸状、膏剂等十余种剂型才能服用。为了配制最好的药品,措如·才郎经常带着年轻同事到大山顶砍伐生丹树,运回山下用大锅昼夜煎熬汁液,以制取“丹粉”原料。日复一日,短短几年,在措如·才郎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波密藏医院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,藏药品种日益丰富,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患者前来就诊。在此期间,为了制作医治疑难杂症的名贵藏药,他在极其简陋的环境条件下,组织专业医师,试验恢复了失传已久的藏药“八金”、“八物”和“水银洗炼佐台法”炮制工艺,自此萎靡20余年的藏医药界为之振奋。随之,四川、青海、甘肃等地的藏医药机构纷纷邀请大师前去指导传授该炮制工艺,有效推进了全藏区藏药研制和服务医疗的成效,为藏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为全面传承和普及这一重要炮制技艺,措如·才郎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,整理编写并出版了《藏药水银洗练佐台法精要》一书。随着临床炮制工艺的推广,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很快制作生产出一大批名贵藏药,“珍珠七十”、“常觉”等藏药也重新得以面世,造福了广大患者,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。
传道授业 硕果累累
措如·才郎大师是新中国、新西藏藏医药高等教育的开拓者、建设者和见证者,始终心系教育事业,积极推进发展。从1983年西藏自治区藏医学校建立,到1985年西藏大学藏医系设置,再到1989年西藏藏医学院正式成立,都有他的身影。在治学办校过程中,他非常重视医风医德教育,把医风医德作为培养医生的首要条件,要求医生必须具备利他、仁爱、慈悲和怜悯之心。他主张学生既要注重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,也要“能识药、能配药、能用药”,倡导和推进了全科藏医医生培养工作。他主张坚持系统的藏医专业理论教育,同时合理安排公共课、现代医药学课的比例,引导学生全面发展。亲自主持开展藏医药全国统编本科规划教材的编撰工作,出版发行的系列藏医药本科规划教材和教辅材料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国藏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,也面临声明学继承和研究滞后、《四部医典》研究注疏工作的验难题。面对问题困难,大师充分利用自身扎实的声明学、医明学知识,圆满攻克解决了这两项重大课题,为藏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1987年,在十世班禅大师的鼓励支持下,大师开始声明学三大典籍的重温、整理、研究和注释工作,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,撰写出50万字的《央金占多声明学论著注疏》和300万字的《赞扎巴声明学论著注疏》,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解决了困扰当时藏医药界文献研究工作的难题。
《四部医典》成书于公元8世纪,为宇妥·云丹贡布所著,是藏医药学的经典著作。该书由概论医部、叙论医部、临床医部和后续医部四部分组成,内容包括人体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治疗学诸多内容和基于1616种疾病的饮食、行为、药物和外治疗法方法措施,是藏医药学最系统、最完整、最根本的经典理论专著,被誉为藏医药学的“百科全书”。由于该书采用九字韵文著成,内含大量的古藏文专业词汇,很多概念、内容玄妙精深,晦涩难懂。如何编著一本既不失原著正义,又符合现代藏语言习惯和规律的《四部医典大详解》,成为众多藏医药学习研究者的热切期盼。措如·才郎把这项工作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几十年如一日,随身携带《四部医典》,利用“边角料”时间进行破译、注释、校对工作。在西藏藏医学院工作期间,又抽出专门时间开展学术攻坚。经过长期努力, 终于在2000年编写完成了292多万字的《四部医典大详解》(共六册),并修订付梓。
据不完全统计,藏医药各类典籍中记录了大约2万个藏药配方,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,很多藏药配方散居于浩如烟海的宗教经文卷帙中,藏医药方的研究、整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。为做好藏医药方的研究、整理工作,大师在家里建了一个小型研究室,利用业余时间,一边搜集各种药材进行鉴别,一边大量翻阅各类藏文典籍,配制药方,春夏秋冬,寒来暑往,从未间断这一枯燥而反复的工作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搜集整理完成了250多种治疗疑难杂症的藏药方,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治疗肠胃疾病的“六味严和丹”、“十三味红景天合剂”、“青蒿子膏如意丹”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“昌松阿加”,治疗肝病的“委白曲六”,治疗胆囊炎的“加帝二十三”等特效方,经临床广泛使用,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疗效。
措如·才郎大师终其一生,以治病救人为天职,以传承文明为己任,以推动藏医药教育事业为目标,身体力行、勤勉为公,为藏医药教育、医疗、生产和研究作出了卓著贡献。